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缔”、“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古天竺国的北部有一个叫迦毗罗卫的小城,它座落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名叫首图驮那,人们都亲切的称他作净饭王。他的王后摩耶夫人生下一子起名叫悉达多,意为“达到目的者”,他就是能随心所欲地征服世界的被称为佛祖的“释迦牟尼”,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得知人有开始生命的一天,也有终结它的一天,人死后他身上的一切会被摧毁,思想和智力全部消散。身躯也会枯萎,他沮丧极了,从此闭门不出。骗局,都是骗局。凡人,在母体的疼痛中诞生后就处在这种骗局里,经过衰老、疾病、死亡,直到终结。
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弥天大谎。“世界上一定有一条路——超脱苦难的路,但是我至今还未发现。也许这条道路不会被发现——要是真的没有的话。然而我宁愿舍弃一切去寻找这条道路,也不愿庸庸碌碌随遇而安。”王子成天这样冥思苦想着,渐渐地,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意识从冥思中又回到了现实,他朦朦胧胧觉察到有人告诉他,一个人可以在孤独中,在密林深处的寂静中寻找到值得信赖的幸福——永不衰老、永不腐烂的幸福。因为在静中存在着觉悟。这个人走后,希望照亮了王子心中悲伤的黑夜。悉达多不惜触怒父亲,非常坚定地去寻求一条能使全人类解脱苦难的道路。”悉达多在一个孤寂的黑夜中,告别了皇宫进入深山学道,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印度佛教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阶段大约为释迦牟尼逝世后的100年间,史称“和合一味”时期,这种“和合”只是大致上的统一,随着社会的变迁,约在公元前4世纪第二次结集前后,佛教徒发生了第一次大分裂,产生了两大部派,即上座部和大众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上座部7次分裂,成为12派,大众部4次分裂,成为8派,这一阶段就是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佛陀以后,印度地方诸王朝盛衰交替。据说在公元前261年,阿育王率军以残酷的军事征战征服南印度的羯陵伽国后,决定放弃武力,皈依佛教。在阿育王的支持与帮助下,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开始在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亚、西域一带得到传播。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由希腊人建立的大夏国入主印度佛教遂在希腊移民中流布。同时,佛教也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了佛陀的造像,这就是犍陀罗艺术时期。
大乘佛教,据历史文献记载,佛教的传入始于松赞干布(公元17—650年)执政期。
松赞干布完成西藏高原诸部的统一事业后,在精神统治方面,需要对中央集权有利的意识形态。而在当时,吐蕃几乎是处在佛教势力的包围之中,它不可能不受佛教的影响。这样,佛教从印度和内地两个方面进入雪域高原。 松赞干布以娶亲的方式把佛教引入藏地。他先娶尼泊尔公主赤尊为后,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与唐联姻,娶文成公主为后。赤德祖赞(公元704~755年在位)即赞普位后,便致力于发展佛教。赤松德赞为了进一步推行佛教,采取传统的盟誓形式,在上层统治阶层内部巩固兴佛的成果,诸内相、诸外相、诸千户和将军们参加,这一著名的“桑孜孜不倦大誓”表明,佛教已落脚在吐蕃上层,开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了。
印度佛教传入汉地,佛教在西域传播之时,又由古代丝绸之路传入中土。据史料记载,佛教传入中原的时间为西汉末年。佛教初来汉地,开始只是在上层社会的王室皇族、贵族地主中有些影响。三国时代,魏自曹操开始,将民间的鬼神祭祀作为“淫祀”加以禁止,并严格限制大规模的宗教活动,与之相对,孙权的东吴集团对佛教却采取了宽容与优待的政策,使佛教在江南一下子有了较大的发展,与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南北朝时,佛教却在后赵、前秦、后秦、北凉等大国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开十六国中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佛教在江南社会迅速扩展的原因,还有赖于帝王贵族浓厚的崇佛之风。东晋诸帝,无一不信奉佛教,结交僧尼,他们予沙门以特殊的礼遇,更有甚者可以出入宫廷,干预政事。贵族大兴土木,竞相修建寺庙,成为东晋王朝奉佛的一个特点,佛教在汉地站稳了脚跟。
佛教在东晋十六国的普及与发展中,成为争取各民族共同支持的一种信仰,从而增进了南北各族人民的了解与沟通,这在当时分裂的时局下,对于模糊胡汉各族的民族界限,维系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佛教对在一定限度内阻止杀伐和稳定社会起到了作用。综上所述,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两汉之际输入我国中原,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后与魏晋玄学合流,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并由此走向了南北朝时的独立发展道路和隋唐时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