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英雄人民军队的南昌建军雕塑广场大体量雕塑群,是怎样创作并安装完成的?新近出版的《英雄是怎样铸就的——建军雕塑广场诞生记》一书,以图片为主全景记录了该雕塑群鲜为人知的“诞生”过程。
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孙伟在现场比划姿势
对照玻璃钢模型修整好的蜡制模型
这组雕塑是八一南昌起义暨建军九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在南昌市红谷滩凤凰洲市民公园建成开放的。它采取“3+6”框架,东西轴上为“牛行集结”“挥师渡江”“军旗升起”3座雕塑,南北方位为“星火燎原”“抗战先锋”“解放全国”“钢铁长城”“精兵之路”“强军兴军”6座雕塑。整个雕塑群是由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孙伟带领130多人的团队,经过3年时间完成的。而本书作者罗水长则是用镜头全景式记录英雄“诞生”的唯一摄影家。
翻开此书,捧读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就像站在雕塑家旁边观察欣赏他们设计制作,一组大型雕塑由泥雕变成铜雕的繁杂步骤,仿佛就在眼前徐徐展开:从练泥机里刚取出的稀泥特写;创作者面对雕塑小稿细细端详、揣摩及修改;孙伟教授站在战士雕像前模仿并体会战士牵马的动作;进入细节刻画阶段,除少部分需要仔细修改,泥雕大部分都用塑料布包裹起来的场景;用坩埚熔铜的“火热”现场;对雕塑原稿进行翻制,翻制完成后工人们与雕塑外模合影;为提高翻制的精细度,在头、手等局部再单独进行硅胶翻制;用玻璃钢模型模拟组装起来的雕塑效果……
对罗水长来说,这是一次摄影创作的宝贵机会,因为当时雕塑的泥稿创作、铸件制作到现场安装,所有步骤全部在南昌城区的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凤凰洲市民公园进行的。空间与时间的集约,为随时跟进拍摄提供了便利。他暗下决心,要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全方位记录这一次重大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全过程。于是,在创作基地,雕塑家们看到不会开车的罗水长,经常扛着几十斤的摄影器材打车来到创作现场。夏天工作室内不仅炎热,四处隐藏的金属骨架也对拍摄者产生干扰甚至危险,但他始终乐此不疲。于是,创作者们的日常工作,几乎“无死角”地被记录下来,以至于拿到样书初稿的孙伟教授翻看这些照片时,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创作现场,还为他打开了不少以前曾经忽视的视角——给泥塑保温的喷壶幻化了雨神,雨雾映出了彩虹;飞溅的铜水如同地面开出的“礼花”等。他说:“这极不具备审美气质的塑料布也有了镜头语言,就连沉默寡言的助手沾满泥巴的特写也有了大片剧照的气势。”罗水长前后拍了数千张照片,全书挑选采用了216张。
孙伟教授说,以他创作许多大型雕塑的经历来看,之前从没有哪一位摄影家全身心投入并全景式记录他们的创作。雕塑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还不过百年,因此,许多重要雕塑创作留下的具有文献意义的资料还很少。用孙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参考利用的文献与汗牛充栋的画论相比,是九牛一毛”。而可供对照的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旁边就建有米兰大教堂博物馆,其中关于米兰大教堂建设过程中雕塑的文献,就整理并陈列得非常完备。因此,重大雕塑的创作,与之相伴的文献性资料的整理和收集是十分必要的。摄影家的工作,“对我们雕塑家来说更是一种文献性的贡献”。